松内毛织株式会社官网

邮编595-0051 大阪府泉大津市东港町8番2号

毛毯一百多年的轨迹

画像

追朔毛毯的根源,可以看到真田幸村及后藤又兵卫的名字。

在大阪夏之阵中以悲剧收场的英雄真田幸村,也是以真田纽(编带)被众所周知的真田织的创始者。据说,是后藤又兵卫将真田织传入泉州。但这些说法都不确切,正确的说法是和泉又兵卫或是滨田又兵卫。或许是因为与同时期的英雄“又兵卫”同名,被混淆了吧。

再深究毛毯和真田织的渊源,泉州自古流传的木棉织结合真田织的技术,确实为明治时期的毛毯技术奠定了基础。一条毛毯竟然汇聚着战国时代英雄的技术,实在让人兴致盎然。

明治时代(1868-1912年)

从牛毛服装面料到牛毛毛毯。六文钱标记的“真盛社”成立。

画像

1885年,日本关西地区第一条私营铁路难波至大和川路线开通。同年,日本编制的首条毛毯也在泉州诞生。

当时,被称为红毛毯的进口毛毯,颜色鲜红、触感柔软、温暖舒服为人人欣羡的物品,但它的价格却高不可攀。传承真田织技术的真盛社,为了超越红毛毯,努力发挥开拓精神。该公司为继承真田幸村的遗志,社徽上有六文钱的标记。

最初,回收大阪不需要的牛毛织成服装面料时,除穿着时感觉到硬梆梆以外,气味也让人难以忍受,所以销售很低迷终告失败。“服装面料不行的话,就来试做寝具”幸村精神的这种积极想法得以发挥,由此诞生了首条牛毛毯。但由于其质量远不及红毛毯,且由于面料不平坦出现了条纹模样,故被人们称为条纹毛毯。

经过一番苦苦研究,终于衍生出了的新窍门、新技术。

我们的前辈,为了让远不及红毛毯的条纹毛毯的触感变得更加柔软,尝试了各种挑战。

首先,作为准备工序:先将石灰混和牛毛在石臼中捣碎,之后在河水中漂洗干净,让石灰成分流掉,再进行干燥工序。最后才进入到纺织工序,此时用会发出“嘭嘭”声响的以弦弓弹松牛毛,只挑出柔软的纤维织成纺线。织出的手工纺线被称为“TSUGINOKI”“TSUGINUKI”。

起毛的状况决定了毛毯质量的好坏。就是这起毛技术奠定了泉州毛毯稳固的地位。刚开始制作牛毛毯时,起毛技术并不成熟,只是采用带刺的“teasel(薊的干果)”进行手工刮绒。一边费心处理光放在手上就感到刺刺的起绒草,一边孕育出了完美无缺的起毛技术。进而产生回转式人力起毛机,接着发展成了动力式起毛机。从准备工序到完成品的起毛工序,衍生出了很多种类的技术。牛毛不是可以简单加工的材料,所以必须坚持不放弃、不断研究才能进步。

甲午、日俄战争,掀起棉毛毯的出口热潮。

画像

尽管经过了反复钻研,牛毛毯的质量还是不及红毛毯。最多也只能被作为人力车上的盖膝毯、军用马鞍垫等使用。

虽然有着领先的技术,却无法带出商品的价值,真是令人十分沮丧。想要灵活运用此项技术,于是就闪现出了用棉代替牛毛的想法。

比牛毛毯开发较晚的棉毛毯,因为受到甲午战争的影响,所以选择了中国大陆作为市场。由于价格低廉的纯棉材质深受欢迎,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日俄战争开始到结束,又使得整体市场的规模又扩大了许多。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席卷全世界毛毯市场的欧洲毛毯产业衰疲,取而代之的是泉州毛毯。因此泉州毛毯不是在日本国内,而是先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肯定。

从红毛毯开始的传统毛毯。与其说是寝具不如说是衣服。

红毛毯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昭和初期。广辞苑也记载着“没见过世面、乡下人、不习惯西洋文化”。确切的说法并不清楚,只知道过去从农村到都市的乡下人,为了方便同伴辨认就披上十分显眼的毛毯。由此,产生了红毛毯这样的单词。

由此可以了解到,从明治时代开始,至少到大正时代为止,“BLANKET”一直是毛毯的时髦代名词。

现在在寒冷地区还可见到的大披肩,还有川端康成的名作《雪国》中的女主角驹子,好像都披过红色毛毯。

如今,带有花纹图案的毛毯在日本深受青睐,这种现象在世界也很罕见,或许是因为毛毯不仅作为寝具,更因为过去曾被当作衣料使用过所带来的影响吧。

PageUP

大正时代(1913-1926年)

从棉纤维发展到羊毛,分工化体制,泉州毛毯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

棉毛毯的生产销售在进入大正时代后达到了高峰。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时代,客户即便没看到样品,只要邮寄样品图案,上千条毛毯的订单便会如雪片般飞来。此外,1917年的棉毛毯产量是上一年的10倍,生产量惊人超过了155万条,是明治后半期的400倍。

然而,当渡过这不寻常的出口高峰期后,开始显示出平稳趋势。取而代之的是国内需求的复苏。欧洲毛毯产业的衰竭必然影响到日本毛毯的进口,也就是意味着红毛毯供应的紧缺。这个时期的泉州产业开始从棉毛毯转向羊毛毯生产。红毛毯的出现开启了日本毛毯制造的历史,经过了对牛毛毯、棉毛毯的摸索,终于走上了羊毛毯的生产轨道。

画像

当泉州毛毯的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75%时,其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也就是说,将毛毯的复杂工序逐个分开,实施“社会化产业分工”。由专门生产厂家分别负责纺织、编织、起毛的各种工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竞争力。

1918年,自第一件牛毛毯生产以来历经三十五年后的大正七年,以大阪爆发“米荒事件”为开端,成立了职业介绍所,并实施城市公营住宅政策等的社会福利事业。

PageUP

昭和时代(1926年-1989年)

从辉煌的顶峰,跌落到艰苦的严冬时期。

全国的市场占有率稳定,并切实地进行了产业分工的泉州毛毯业,即便进入到昭和时代也从容不迫的度过了严冬时期。

尽管1927年的世界金融大恐慌、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4年关西地区还受到最大风速每秒六十米、史无前例的室户台风袭击,泉州毛毯产业还是得到出口市场和国内需求的支持,业绩持续增长,于1936年达到了顶峰。据记载,“当时的产业规模织布为工厂二百五十多家、毛纺工厂十多家、加工工厂五家,年产值达两千万日元”。这个数字与花费十九年的时间、耗资两千六百万日元建造的国会议事堂比较起来,就不难想象年产值两千万日元数字的巨大。

画像

但是,自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开始,中日战争也使以“好景气”为豪的泉州毛毯卷入混乱的漩涡。战祸导致从英属印度和美国的棉花进口受到限制。

被强制以人造纤维混纺作为棉毛毯的替代品,伴随着战乱的长期化,逐步开始强化统制经济。在1938年,棉花与羊毛的进口量,不及往常的一半,从而导致了棉制品的制造和销售受到限制。

人们的生活也进入到暗无天日的时期,1940年,实施凭票领砂糖和火柴的制度、家庭用燃料的登记制、奶制品分配制。1941年,实施凭证供应大米、酒类、盐、大酱等调料的制度。1942年,全面实施凭票领布料的制度。“布料凭票制度”一年分得一百点,没有布票,即便再有钱也不能购买衣料的统制经济。比如,一条毛毯(一套二条)为四十点,如果买了毛毯,这一年就不能添购内衣和袜子。而且,衣料的主要原材料是人造纤维。泉州毛毯也不得不全面换成人造纤维。

即便是在黑暗时期,开拓精神永在。

虽然用人造纤维代替棉花,使泉州毛毯产业变得萧条,但是开发和研究热情并未因此而偃旗息鼓。想要反抗黑暗时期,就必须具有旺盛的开拓精神。

最具代表性的是“印染技术”。提花织布所显现不出的花纹,可用印染方式进行体现,这样也可以增大毛毯需求。淡季织出无花纹的产品,当进入销售旺季时,根据销路加印花纹,这可谓是划时代的技术开发。

厚毛毯的印染过程并不如所想象那样顺利,在渗透剂和防染剂方面费尽苦心,终于在1938年完成了此项技术的开发。但是,一旦到了实际生产阶段,却事与愿违。因为在彻底进行产业结构分工体制后,在销售旺季,毛毯与无印花毛毯一同集中到加工工厂时,必定会引起无法收拾的混乱。千辛万苦研发出的印染技术,也因此而徒劳无功。即便如此,泉州也不会轻易折服。这项技术在战后不久成为了泉州毛毯蓬勃发展的中流砥柱。

如今,毛毯的防虫处理已极为普遍,而正式开始这项加工处理是在1935年。但是,防虫处理技术却随着中日战争的扩大,毛毯的民用需求骤减、直至被中断。泉州毛毯产业犹如摇曳在战争狂澜中的残烛。正当此时,军用毛毯的需求使毛毯产业得以延续。但由于企业捐购了二架飞机,军毯的销售利润并未能让其受益。据传,被命名为“日本毛毯号”、“西日本毛毯号”的这二架飞机在战时曾经非常活跃。

毛毯的便利性由于疏散避难和复原军人而被得到推广。

画像

1945年被烧光毁尽的城镇终于迎来了战争的结束。但拥有六十年传统和辉煌的泉州毛毯产业也已化为灰烬。谁都不认为会有东山再起的那一天。

但幸运的是,因为接到GHQ(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出口到泰国的毛毯订单,荒废已久的设备得到迅速整修,离散四处的技术人员也纷纷返回泉州。1949年,一直在政府掌控下的原毛等被解禁。当时国民正缺乏日常生活物资,就如同沙子吸水般,毛毯迅速的被大家接受。只要织布机一轰鸣作响,就可以赚上万日元,也就是所谓的“一本万利”景气。1950年纤维热潮紧接而来,无论怎样增产也还是供不应求,可见当时的景气蓬勃。1955年的生产量恢复至战前生产高峰期的一千万条。电气制品与毛毯之间不分伯仲,成为当时的最畅销产品。

毛毯异常流行的原因:一是通过在军队和战时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以及驻日盟军的毛毯发放,使毛毯的保暖性和便捷性众所周知。还有战后生活的逐渐西化,也让毛毯的需求增加。除这些外需变化外,泉州毛毯产业的努力也功不可没。改良以往的人造纤维技术所开发出的人造棉毛毯既便宜、又接近纯毛的手感。另外,伴随着印染技术的进步,可制造出与新生活相调和的多色毛毯,也是毛毯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毛毯的低价甩卖战愈演愈烈。好景气却带来战后最大的危机。

都说好事多磨,看似一帆风顺的泉州毛毯产业却好景不长。

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织机和工厂的数量也随之与日俱增。但这些新增的工厂大多都是家庭作坊或只有两三台织机的小型工厂。其使用的织机未经登记,无计划地生产使得混乱更为加剧。

据估算在1961年无登记织机数量为五百台,1962年增至一千台,到1963年时已增至二千台。1963年的登记织机数量为三千台,也就是说三台里有一台是无登记织机。平均每台织机的年产量约四千五百条,总产量约二千五百万条。但当时的毛毯总需求量为二千万条,光凭这数字就可觉察到,已陷入严重的生产过剩时期。

1963年的秋冬至1964年,问题终于浮出了水面。

毛毯跌价过半,低价战更加激烈。同时,加工费用骤减,给零散小工厂迎头一击,面临战后最大的困境。

在失败中不断摸索,诞生的创新毛毯时代

画像

为解决生产过剩给业界带来的混乱,泉州毛毯工业组合认可了无登记织机,在劳动条件和加工费方面,确保与登记织机有同等待遇。

在此之前,泉州毛毯业的同业者之间缺乏交流没有协调性。通过“无登记织机的认可”这一决定,开始领悟到协调、协力的重要性。

但光是调整生产和缩短工时,已无法度过这场危机。需求是创新的原动力。当时,产品讲求多样化,新产品层出不穷。“电热毯”“儿童毛毯”“电暖桌毛毯”相继问世于西元1960-65年。

突破传统毛毯的概念,「丹前毛毯」 「和服被子」 「短和服外衣」「地毯」“毛布丹前”“夜着”“茶羽織” “敷物”等新产品相继问世,展现创新高峰的盛况。在这积极创新的氛围中,实现了首次在电视广告中亮相。这是发生在1963年11月的事。

1961年 簇绒机的引进给千篇一律的毛毯生产工序,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绗缝和拉舍尔织机等先进设备陆续也在这个时期被引进。起毛技术也进行了改良。自动翻转布料方式和连接式机器的诞生,对节省劳力作出不少的贡献。起毛加工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毛毯的手感,促使需求扩大。

PageUP

现在

迎接毛毯高附加价值时代,新世纪新决心。

1973年,开发出新型的拉舍尔毛毯,取代当时所使用的编织毛毯与簇绒毛毯。

此外,能产生好触感的表面加工技术和印染技术,也不断日新月异,宣告毛毯高附加价值时代的来临。最具代表性的是1971年的“紫毛毯热潮”。传说如果在六十年一个轮回的辛亥年中使用紫色寝具,可以使人延年益寿 ,这掀起了紫毛毯的空前抢购热潮。当时泉大津的毛毯都被染成紫色,几乎可以说就像是将泉大津染成了紫色城市。到1971年底,泉大津所有的毛毯都被销售一空。

毛毯此时已完全普及为家庭耐用品,因为进入了换购期,在1970年和1971年左右达到了顶峰后,销售量开始逐渐减少了。之后更是雪上加霜,随着日本市场的国际化,毛毯进口量大幅增加,毛毯业处于极为艰困的局面。在日本,毛毯已诞生一百二十多年。这段期间,毛毯能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取得一定的地位,是同行前辈不畏艰辛、不断尝试,才取得的成果。当再次抚摸生活中已非常普及,并为人们所熟悉的毛毯时,我们不禁为同行前辈们所经历的千辛万苦而感动。

如今,继承前辈努力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将为了毛毯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PageUP